853. 兒童友好,讓城市更有溫度 DATE: 2025-07-11 07:44:16
這其實也是一個概念的“曆險”。
明代中晚期,大運河兩端茶館業興旺,杭州全市大小茶坊八百餘所。茶館真正鼎盛是在清朝。
隨著八旗子弟入關,他們飽食終日之餘無所事事,在康乾盛世年間,出現了“太平父老清閑慣,多在酒樓茶社中”的世風,茶館人滿為患火爆興盛。如今,隨著人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提高,有休閑社交功能的茶館又在廣大城鄉興起。特別在一些大中城市的茶館裏,各色人等絡繹不絕談笑風生,一派和諧其樂融融。
在家泡茶,那叫解渴;到茶館泡茶,才叫生活。天津眾多茶館裏,多數人以享受藝道為主。
他們聽馬三立的相聲,何德利的快板書,楊少華的天津時調,王毓寶的京韻大鼓、河南墜子等,不少人泡得天昏地暗。
成都茶館多設小方木桌竹製大靠背躺椅,泡茶館的人可坐可躺,三五人圍成一桌閑擺“龍門陣”,說天道地縱古論今,也可醉在四川揚琴、金錢板和川劇的素唱裏。為認真落實中辦、國辦印發的《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》,進一步強化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,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遴選了第三批學校落實“雙減”工作的27個典型案例,青島市《狠抓學校內涵發展促進減負提質》案例入選。
這是繼嶗山區作業模式入選全國落實“雙減”十大案例後,青島“雙減”案例再一次入選。在“雙減”工作中,青島市印發了推進中小學特色發展、精致管理和品質立校的係列政策文件,立足全麵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,全麵實施特色學校建設行動,引導學校結合曆史文化傳統、資源稟賦條件等找準特色發展定位,加強特色校本課程研發,強化學校特色文化建設,健全特色發展機製,促進學校辦出特色、辦出水平,滿足學生多樣化學習需求。
加強學校精致管理,緊扣“人、事、物”等核心要素,製定加強學校行政、教育教學等十項管理具體措施,構建“人人有事做、事事見管理、時時有管理、人人會管理”的精致管理體係。促進品質立校,圍繞學校育人的關鍵領域和課程、文化、治理等辦學核心要素,提出推進品質立校八大計劃,通過抓內涵、精管理、提質量、強特色、創品牌,整體提升學校品質。